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探索完善平台经济、数据产权等治理规则

最新信息

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探索完善平台经济、数据产权等治理规则
2023-03-07 16:03:0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不断创新迭代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如何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化解互联网领域矛盾纠纷,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浙江作为互联网经济先发地,在数字浙江、法治浙江建设中,探索出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全国“两会”之际,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接受了南都专访。他介绍,近年来,浙江法院通过一系列网络案件的审理向社会彰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经营者、消费者必须坚持科技文明向善,守住法律底线、诚信底线,面对数字经济治理的共同责任,浙江正和世界各地一起,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智慧。
  树规则、领风尚,法治守护网络精神家园
  南都在缺乏实体规则约束的网络空间,各类涉网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浙江法院如何用法治守护网友的美好精神家园?
  李占国: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法治就应该覆盖到哪里。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浙江法院通过审结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规则示范意义的涉网新类型案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打造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品案例,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弘扬新风正气,在促进依法治网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使互联网司法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南都我们注意到,备受社会关注的“地铁萌娃”案写入了2023年浙江高院工作报告,同时也入选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法院在审理该案时是如何考量的?
  李占国:被告在社交平台发布博文,把一个中国小孩描述为日本小孩,在孩子母亲澄清是中华儿女后,被告仍不删除该博文,还留言贬低祖国文化。这是被告对爱国情感、民族情怀在内的人格精神利益的损害。原告及其家人,包括网络上第一时间指正被告错误言行、提醒协助原告维权的热心网友,在面对被告侵权行为时,都展现出坚定的文化自信,值得肯定和赞扬。被告通过互联网侵害原告肖像权,对其侵权行为应当予以否定性评价。杭州互联网法院最终判决被告登报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1万元、维权损失5000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裁判中,彰显文化担当,为文化建设行稳致远、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提供有力支持。
  南都在清朗网络空间上,本案有什么启示?
  李占国: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德,是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公民之德。该案是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典型案例,也是我们打造正能量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新阵地的典范。我们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以公正裁判树立网络空间的行为规则,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弘扬正能量,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生态环境,以此促进依法治网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使互联网司法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定标尺、明边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南都“大数据杀熟”和“人脸识别”的全国第一案,都发生在浙江,案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哪些经验?
  李占国:近年来,浙江法院通过审判案件和潜心调研,为数字经济下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秩序。绍兴法院审理的“大数据杀熟”案最终判令退一赔三,界定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经营者就平台内经营者应向消费者履行告知义务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其怠于履行监管职责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对规范广大平台经营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野生动物世界收集、使用生物识别信息验证身份引发的“人脸识别第一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在原判决的基础上增判野生动物世界删除原告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指纹识别信息,传达出法院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受严格保护方面的鲜明态度。这都是我们坚持以裁判“定标尺、明边界、促治理”,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有益探索。
  南都在探索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方面,浙江法院有何探索?
  李占国:地处数字经济先发地,我们在数字经济治理规则上坚持探索先行,积极探索完善平台经济、虚拟财产、数据产权、算法技术等治理规则,持续打造具有规则示范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同时积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推动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合理界定“算法检索服务”“平台数据监测”等技术应用边界,给予网信企业开放包容发展空间,促进新技术业态发展更规范;合理确立“智能机器人直播”“5G云游戏”等新型知识产权认定标准,积极探索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购物平台虚拟权益、数字藏品交易等司法保护新路径,为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提供司法保障。
  除此以外,我们还通过一系列网络案件的审理向社会彰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经营者、消费者必须坚持科技文明向善,守住法律底线、诚信底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底线,挑战底线者都将自食其果,受到法律制裁。监督和支持平台合理审慎行使权力,依法严惩“流量造假”“非法刷机”等行为,维护互联网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亮明司法态度引导科技向上向善。提炼总结输出示范性裁判规则,形成涉网知识产权、企业商誉、电子商务等大数据分析报告,发布涉“数据和算法”“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不正当竞争”“网络服务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切实发挥互联网司法服务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作用。
  重创新、勇探索,用互联网技术赋能互联网治理
  南都浙江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领跑全国,与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无关系,请问浙江司法机关如何推动互联网空间法治化?
  李占国:从事涉网审判的法官们有个共识:“站在行业的角度才能去规范行业,站在规则的高度才能制定出规则,站在治理的维度才能推动网络空间的法治化。”近年来,浙江法院从行业的角度、规则的高度、治理的维度,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洞悉互联网产业特征,做好利益衡平,在合理确立各方主体行为边界的同时,保护好公民基本权益,保护好产业和创新。
  南都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浙江如何发挥互联网司法先行优势?
  李占国: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创“网上案件网上审”的历史先河,实现数字时代审判模式的革命性重塑,入选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写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展示我国司法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总结推广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官司的宁波经验,让当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2019年“浙江移动微法院”上升为“中国移动微法院”,2022年更名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目前已接入全国3500多家法院,访问35亿次。疫情防控期间,移动微法院大显身手,全省法院网上立案395.8万件、开庭14.4万次,做到审判执行“不打烊”、司法服务“不打折”。移动微法院获评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为建设全球领先的移动电子诉讼体系贡献了浙江经验。
  南都在此基础上,浙江法院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高度融合?
  李占国: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全域数字法院”建设。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内网外网共享协同、有线无线互联互通为基本要求,巩固提升“杭州互联网法院”“移动微法院”等创新成果,变“盆景”为“风景”,努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司法平台、全时空在线司法服务、全流域智能司法模式、全方位变革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法院。建成“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全省106家法院、1.5万名干警在同一平台上办案办公,每年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近5亿次。打造“浙江法院智慧大脑”,融合司法数据123亿条、司法案例635万个,构建法律知识图谱85个,推动人工智能与司法活动深度融合,办案效率提升14.1%。在线诉讼、异步审理、区块链存证、电子送达等浙江首创经验被最高法院《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吸收。浙江智慧法院建设综合评价连续3年全国第一,并在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数字经济法治论坛上介绍经验,在国际上引起良好反响。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湾财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探索完善平台经济、数据产权等治理规则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